2017年2月11日 星期六

《沈默》(Silence,2016)

I pray but I am lost. Am I just praying to silence?
The price for your glory is their suffering!
Martin Scorsese籌備十年的野心史詩,大老遠來到台灣拍攝,調度大量日本演員,重現17世紀鎖國政策的日本,當時是西方人第一次到東方「侵略/傳教」,才意識到異地傳教的任務,其實是一趟難以回頭的殉道之旅,這部電影並非傳統的出發、回家式的史詩,而是更為悲哀且鬱悶的苦修之路,RodriguesAndrew Garfield飾演)與GarupeAdam Driver飾演)兩位神父不願相信自己的老師 FerreiraLiam Neeson飾演)會在日本傳教時棄教,決心找回老師、找回通往神的光榮之路,偷偷摸摸地登上日本,才發現,這個國度似乎是深不見光的沼澤。

電影花了相當長的篇幅在鋪陳Rodrigues神父的抉擇,面對日本人的宗教迫害,他的心、信仰不斷地被一幅幅殘酷地獄景象摧殘,他開始質疑神,那個他一身摯愛的神,那個面對信徒苦難卻沈默的神。原著小說於此掙扎的著墨相當精彩。信仰一直是許多導演辯證的主題,當遭遇苦難、遭遇道德困境時,神在哪裡?這些痛苦是神的考驗,還是我們自欺欺人?儘管可以指出敵人、指出惡魔,但承受苦難的道路、苦修真的讓我們更接近神了?Martin Scorsese藉由改編鋪陳出的信仰(道德)兩難問題,到底要堅信自己所相信而使自己與他人受苦,還是為了拯救更多人脫離苦難,犧牲自己。

神的沈默,神父們堅定的信仰,信徒們的迷惑與堅定,這些兩難都靠著吉次郎呈現,但電影呈現的方式有些太滑稽且方便,吉次郎神出鬼沒到讓人害怕,他是「神無所不在」的代言,也是逼使主角們陷入一次又一次困境的惡魔,電影礙於劇情推展其實沒把這角色處理好,他的妥協與堅信,其實才是這部電影主題的最佳呈現,也是Rodrigues、叛教的Ferreira神父心中依舊有神的唯一證明,但沒處理好。

電影的節奏依舊是Scorsese爺爺的冗長與囉唆,碎碎念的旁白這次滿糟糕地去「說」影像發生的事,也順便偷渡幾個內心掙扎與導演意圖,雖然Scorsese很愛用這招,用得好很不錯,但這次實在沒做好,且主角依舊是他以往的自大導致失敗的角色。以往的經典tracking鏡頭也沒少,好幾顆鏡頭都拍得很美,Rodrigo Prieto這次的入圍奧斯卡最佳攝影,雖然很有可能是陪榜,但他的確把台灣拍得很日本,很封閉且有點今村昌平那種蒼白的印象,很厲害。

Rodrigues神父的天真讓Andrew Garfield的聲音詮釋的很好,一個自尊心太強的人,但當他的自尊徹底被擊垮時,那種心死的絕望,他反而演得不太好了,很可惜,電影中最精彩的演出,其實那些Inquisitor (審問者)的逼迫。電影前兩小時都很精彩,但後段30分鐘的結局卻很糟,時間軸快轉又有交代劇情之嫌,我很喜歡那種漸漸落入道德陷阱,質疑自己的絕望感,但結局的收束卻太溫暖了,停在Rodrigues神父最後的選擇即可,後面那一段大可以剪掉,旁白也很突兀。
信仰到底是什麼?是讓一個人在絕望中找到希望,還是限制一個人的詛咒?開頭兩句台詞,其實便是電影的主題。到底信神的意義是讓我們活得更好,還是反而被種種教條限制住呢,其實是無解的問題。信仰的核心在於相信,一但相信,便會帶來力量,對任何宗教都是;一但不信,那再多的傳教與教條都是無意義的,無論教條的嚴格還是寬鬆,最重要的還是心中有神,神自然無所不在吧。(儼然在傳教)
我很喜歡電影裡的「沈默」處理,關於「沈默」其實並不是把聲音抽掉就好,無能為力也是一種沈默,妥協也是一種沈默,這些都藉由人物的選擇與動作呈現出,手法處理得恰到好處這次節制的配樂也是。整體來說扣掉最後30分鐘的尷尬,以及電影有種西方看第三世界的感覺(很難不感受到),還是一部很精彩、關於信仰的史詩作品。

2017年1月29日 星期日

哀莫大於心死:《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2016)

「我對你說了很多傷人的話,我的心都碎了,但我知道你也是⋯⋯
「不,你不瞭解,我的心已經死了。
No, you don't understand, there's nothing...)」
年初就看到今年的十大好片之一,也是最寂寞的電影之一,每次到高雄台鋁看電影都是看會大哭的電影,去年是跟家人一起看《45年》(45 Years),今年則帶著大家一起看《海邊的曼徹斯特》,或許每年過年看獎季電影哭一哭,也會成為某種儀式吧。
Manchester並不是指英國的地名,而是指麻州的一個小鎮,這裡的「誤解」很有趣,我覺得是編導的故意為之,呼應著電影裡主角不段隱藏的巨大悲傷,很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極為生活的小事;Manchester也是主角LeeCasey Affleck飾演)急欲逃離的過往,逃避往往都是最容易解決的方式,逃避自己過去最容易的方法,辨識再也不要回到傷心地。
Lee有著極為悲慘又無法消解的過去,他試著壓抑,卻往往換來更多無來由的憤怒與自責,像是潰堤而無處紓通的洪水,他唯一能控制自己的方式,便是過得行屍走肉,沈浸在不與人接觸、不斷逃避的日子,電影的基調變建立於此。
海邊的美麗風景,都被寒冷又下雪的日子,漂上一層平靜與悲傷,看不見陽光燦爛,也似乎看不見一絲絲的曙光,這些風景,都呼應著Lee冷到不行的心。然而這一切都被「破冰」了,最親的哥哥驟逝,留下一個無依無靠的兒子給他,被迫當上監護人的Lee勉強地面對,才發現一切都不太可能挽回了,過去的一切都讓人難以忍受,但,又不得不面對。
電影中大量運用慢動作去對白聲音,配上優美配樂的鏡頭,這些省略替這些難堪的戲增添了詩意,觀眾不需要知道那幾場戲到底談了什麼,語言(台詞)並不重要,一切都靠著Casey Affleck內斂的演技盡顯,他的皺眉與嘴部精細的抽動,甚至肢體的僵硬等等,看得出那種試圖去重新「感受」的困難。當一個人的心徹底死去了,他不再能好好感受喜怒哀樂,這些他人帶來的情緒波動,都變得無所謂了。
然而Lee還是不得不承認,這些他人對他的體諒、對他的好,甚至姪子的生命力與對於生死的迷惘等,還是在他已近死水的內心,激起不少漣漪,於是他困惑、迷惘與哭泣,儘管還是無法面對,還是無法重新好好活著,至少他還在,還活著。如同電影中出現的海鷗一樣,迎著寒冷的海風,飛著,卻沒有向前;如同那個活在記憶裡的大哥,即使離去,依舊是個善良體貼的他,依舊活在記憶裡,這部電影獨特與寂寞之處,在於主角經歷這些「正能量」卻沒有因此戲劇化的振作,哀莫大於心死,說明的便是Lee的心。
《海邊的曼徹斯特》要談的主軸,我一開始以為是放下,但看完後才知道是「放不下」,那些悲傷為什麼一定要放下?為什麼一定要積極活著呢?這部電影很消極地提出一種不一樣的人生觀,有時候當心已經徹底死去,能做到的,大概只有不再讓別人傷心,不再讓別人為自己擔心吧,逃避可恥,但真的很有用,真正的寂寞也只有自己能體會吧。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鋼琴教師(La Pianiste,2001)



臨時起意看了誠品電影院的最後一場。Michael Haneke(米榭漢內克,這樣音譯比較接近他的名字讀音)是我最愛的五位導演之一,為此甚至讀過他超厚的傳記,47歲才拍出第一部劇情長片,直到年近六十歲的2000年起,他的創作能量爆發,幾乎每一部都是佳作,或許因為看透了人生百態,他從原先的張狂、直刺人性的暴力,轉向冰冷內斂的內爆,他的冷,也是我一直追求達到的影像風格。
《鋼琴教師》便是Michael Haneke走向國際的基石,這部作品在該屆坎城影展上斬獲包括評審團大獎在內的三座大獎,包括我非常愛的Isabelle Huppert(今年前前後後看了她演出的四部作品)也憑藉此片斬獲第二座坎城最佳女主角,她在本片裡的演出也絕對值得被當成教材使用,太厲害了。

故事講述一位鋼琴教授Erika(Isabelle Huppert飾演),與母親同住甚至同床睡,對於性、性慾有著病態般的癖好,平常待人總是冷漠高傲,對於指導的學生相當嚴厲。對Erika來說,母親、鋼琴與性慾是她唯一擁有的事物,然而她看似井然有序的生活,卻因為一位年輕男孩Walter徹底改變。
其實故事說穿了,就只是熟女遇上年輕小伙子(小鮮肉)的故事,然而Michael Haneke卻藉由鋼琴與性徹底挖出極為深刻的諷刺:女性終究抵擋不了父權。
Piano這個詞在英語裡有鋼琴的意思,在義大利文原意裡則是「弱」,電影裡Erika再教Walter彈琴時則不段強調不同的弱拍節奏(此處沒看英文字幕還真的不知道差別),這層語言上的暗示,便呼應著Erika的處境。
在家裡,她永遠被母親箝制著,各種毒蛇謾罵與幾乎像寄生蟲一樣跟隨著她到各個場合;在音樂學院裡,她則被那隔音良好,有著兩道門,氣密窗的小房間困住,Michael Haneke安排許多Isabelle Huppert背對鏡頭的戲,強調出她被困住的處境;在愛情裡,她一度以為可以主導,可以自由自在享受自己的性愛儀式,然而最後她仍被擊倒,仍被無情地按倒在地任人玩弄。
電影中最精彩處,便是Erika的各式各樣細節表演,首先是撿起男人手淫後殘留的衛生紙來助興;接著是蹲坐在性愛中的男女旁,痛快地便溺;最終拿起刀片,用力地割傷自己,這幾場戲從嗅覺、觸覺與聽覺到痛,運用多種感官然側寫Erika的情慾與壓抑,細膩中又讓人感到害怕、難受與快感。
對比則是Erika對於男人的態度,她在街上被陌生男子撞到,Isabelle Huppert細膩地分三個動作,來展現她對於被撞到的厭惡感,首先是拉好包包,接著回頭,再來輕拍被撞到的肩頭處,這種「潔癖」除了對男人/陌生人的排斥外,也隱含傲慢;還有對於年輕學生流連於情色雜誌書架的斥責,都展現出Erika想要控制、抵抗男性的內心。
然而她徹底失敗了。
她發現Walter能自由自在地遊走於她的世界裡,Walter便是所謂的人生勝利組,人長得帥,談吐得宜,又有著鋼琴天份。從第一次見面時,Erika便癡癡望著他,甚至出現咬下唇的表情,Isabelle Huppert必須在毫無表情時表演激情,真的超強,還有不安擺動的肢體等等。這樣的人,每個人一生都會遇著幾個,他們總是能自由穿梭在你的人生裡,毀滅你之後卻又能自由自在的生活。Walter想要的,不過是征服Erika的快感,他最後成功了,全身而退,Erika則完完全全毀滅了。
電影最後一幕的自殘,呼應著片尾最後一段,Erika看見Walter毫不在乎地來聽音樂會,彷彿忘記昨晚強暴她,甚至早洩的事,在那一瞬間Erika終於崩潰。她拿刀刺向自己,不是自殺,而是只有肉體的疼痛才能讓她稍稍掩蓋她心靈的瓦解,Isabelle Huppert在那一顆特寫鏡頭裡的表演便包含著:疼痛、空虛與絕望的情緒,那種必須馬上轉換冷熱的表演,真的太強了。
很難想像這部電影是由一位54歲(當時)的中年男性拍出,Michael Haneke在電影裡運用許多精彩的音畫不同步製造荒謬感之餘,又讓音樂的母題、樂理完美扣合著劇情,配上那顆鳥瞰只拍手部與局部下半身、彈鋼琴的鏡頭(手與腳的局部表演),便足以展現這位大師的功力,很可惜對於舒伯特與鋼琴了解不夠,不然肯定能得到更多這部電影背後的隱喻。
另外,看完這部才知道,Lars von Trier的Nymphomaniac不過是拍得唯美的虐戀AV而已,Michael Haneke還是魔高一丈。


2016年9月6日 星期二

屍速列車(Train to Busan,2016)


屍速列車(Train to Busan2016

本片是今年韓國入選坎城影展的三部作品之一,朴贊郁《下女的誘惑》是競賽單元(Competition),羅宏鎮《哭聲》是競賽單元觀摩(Out of Competition,不參與競賽,伍迪艾倫的《咖啡·愛情》(Cafe Society)也是),本片則是非競賽單元的「Midnight Projections」(午夜放映),三部都是正式入選坎城影展。

這點很有趣,前兩位作者導演算坎城常客,各自都有其他作品入選過,但讓以前都在動畫領域的延相昊首部真人長片入選放映,實在很妙,但Midnight Projections選片一直都滿特別的,去年是《艾美懷絲》(Amy)、《性本愛》(Love)與韓國電影《辦公室》,顯示坎城影展對韓國電影重視。

回談電影本身,電影開始的人物介紹稍微讓我出戲,讓我對人物產生太多的情感連結,男主角作為股票經理的自私表現採用較少的表情變化,雖然與電影後段的情緒爆發形成對比,如結尾處的閃回,但仍讓我有點難感同身受,但綜觀全片,才發現是導演刻意為之的處理。

劇情發展其實不難預測,但每個人物的收尾都處理得很完整。有兩處亮點,其一在孕婦與丈夫的戲,尤其是她丈夫的前後反差與結局設定,很有趣,也跟殭屍末日片裡打手的形象有所不同,孕婦的演員表現很不錯,從開始的冷靜到後來的崩潰,以及最後的振作,層次分明;其二是老奶奶姐妹檔,讓我很想哭的部分在於這對姊妹的戲,儘管礙於篇幅,情感鋪陳很破碎,但仍是滿好的處理。

反派部分則是本片看點之一,殭屍末日片一定會有的反派角色如:豬隊友,就是會踩到東西發出聲音的冒失鬼,害死你很愛的角色那種;人心險惡的醜(丑)角,用盡一切方法,不擇手段讓自己存活的那種;看不見的政府官員或警查獲救難隊員,他們基本上就是不會出來,或是片尾出來,或是出來當很難殺的殭屍,增加絕望感。

本片的反派以上三種都有,而且發揮得淋漓盡致,只是人心險惡角色部分收得很多餘,硬要去談情感面反而讓他的自私不夠純粹,也有些拖戲嫌疑。但全場他的表演與動作選擇,真的讓人厭惡至極,至少我那場的觀眾還有人罵出聲來,塑造的很完整。

亮點除了反派外,我覺得場景安排在高鐵上很有趣,封閉空間,如奉俊昊《末日列車》(Snowpiercer)也將火車運用得淋漓盡致,前後車廂等級的不同,以及片末自私者幾乎都是高級車廂的乘客設定,不難看出延相昊的批判,劇本編排很工整,情節也都寫得很飽滿,我覺得算是寫電影劇本的範例作品。

隱喻部分,我覺得如羅宏鎮在《哭聲》談到韓國現況問題一樣,《屍速列車》也透出對政府的不信任感,以及人人只想到自己的批判,從首爾前往釜山也隱含逃離都市的隱喻,主角作為一個事業有成、努力打拚到忽略家庭的人,便是因為都市的壓力,使他漸漸變得自私,漸漸冷漠。導演在片尾給了主角贖罪的機會,但也落入韓國電影常見的結局設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極端,有些可惜。

《屍速列車》在特效化妝上做得很棒,營造恐怖感也還算可以,噁心程度以殭屍電影來說,算是很節制。但絕望感與那種必須殺死親人、熟人或朋友的人性崩壞並沒有太多著墨(故事重心也不在此),殭屍湧入的畫面做得不錯,雖然沒有《活人生吃》(Dawn of the Dead)那種密集空間恐懼症爆發的可怕感,但最後一場火車追逐,活屍們接力拖著火車的一幕,我滿喜歡的,使用大遠景慢慢推入的效果也極為壓迫。

《屍速列車》是一部完整且好看的電影,儘管我個人對於主角無感,但仍是佳作,不論在技術面或是劇本描寫上都相當成熟。目前台北幾乎場場爆滿,說明殭屍末日題材依舊是票房大熱的類型。此外本片與《哭聲》、《下女的誘惑》類似,都藉由類型包裝(《哭聲》的恐怖懸疑、《下女》的情慾)來吸引觀眾,但導演們的企圖都不僅止於此,三部片都對南韓現況做出批判與表現出對政府的不信任。相較之下,台灣電影敢於處理社會議題的越來越少,今年嚴格來說只有《只要我長大》有此企圖,希望能看到更多台灣電影做出嘗試。




2016年9月1日 星期四

《霓虹惡魔》(The Neon Demon)

Beauty isn't everything. It's the only thing.




Nicolas Winding Refn(NWR,尼古拉斯溫丁黑芬)一直讓影迷與影評又愛又恨,理由很簡單,他就是任性地做自己,想拍什麼就拍什麼,劇本沒結構?人物扁平?畫面太講究構圖而沒內容?配樂鋪太滿?都不是「問題」,而是風格。 黑芬無疑是作者導演,且也是擁有自己想法的作者導演:「An auteur doesn't have to write every single word, because the writer's there to help the director do what the director wants to do, and that was certainly my case.」這種狂妄言論也真的只有拿下坎城最佳導演的人可以說,他完全把編劇當成服務他導演想法的「工具」,這樣的做法也使他電影通常不是大好評就是差評如潮,正如《霓虹惡魔》在坎城首映噓聲不斷,數家媒體給出0分的差評。 但如果黑芬的作品看多了,加上去細讀給0分的影評如何評論他,便會發現很有趣的共通點,喜歡他電影的通常會歸結出他把人物完全符號化;相反的,批評便會說他的人物扁平,目的不明確且台詞生硬,或是直指他把人物符號化。影評們辯駁至此我便覺得黑芬成功了,他塑造出難以模仿(或會有新導演競相模仿)的風格。 《霓虹惡魔》光是開場的構圖裡的構圖便讓我驚艷,符號般呈現與隱喻女主角的死亡,用上類似偵探片常見的閃光與凝視,來形塑「美」被觀看與死亡,深埋在黑暗中的攝影師是試圖捕捉與散佈「美」的信使,絕對的完美不存在,但一旦存在便意味著毀滅,毀滅的表現便是片中愛的痴(吃)迷、恨的嫉妒。 於是這部電影的架構便設立清楚,黑芬不是要談一個年輕少女誤入模特兒圈好黑暗的故事,他是要談人對於「美」的過度追求,以及外貌(外在)凌駕一切的恐怖。於是所有角色變成他的符號,於是劇本變成服膺他高概念的道具而已。 主角Jesse代表絕美,凌駕一切的美貌,但電影前半段她對於自己的美是還未全然肯定的,藉由一次走秀,黑芬放入符號性的霓虹藍轉向紅,以及在三稜鏡下親吻自已等鏡頭閃過,隱喻Jesse的覺醒,她很清楚美是她的武器,也是她唯一的價值,然而這一切也毀滅了她。但黑芬的處理很明確,完美的「美」必然會死去,必然會招來毀滅。 Jesse對於性的渴望也扣在上述的變化中,房間中出現不知道是豹還是某種大型貓科動物,暗示她對於性的追求;夢境裡被房東拿刀撐開嘴巴的一幕,暗示對於性器入侵的想像與恐懼;貼耳聆聽隔壁房房東姦殺女孩的過程,也有一顆壁紙後身體剪影的的暗示,純潔讓Jesse超然,但不代表她不再是人,性的隱喻扣合著對於美的自我認識,這點我覺得黑芬除處理得極好。 Ruby則是片中最主動的角色,她主動替Jesse卸妝,除了意味除去人工(去除非天然的美),Ruby身為化妝師除了替活人化妝,也替死人化妝,她試著去捕捉美。試圖與Jesse發生關係的那場戲前,黑芬安排她化妝——這動作設計便說明黑芬很清楚知道他每一個角色要幹嘛,絕非任意安排——Ruby試圖藉由化妝讓自己變美,也呼應Gigi的整形,人們試圖藉由後天努力變美,都遠比不上Jesse天生的美。 所以Ruby姦殺Jesse,沐浴在她的鮮血中,徹底與她的「美」交合,最後黑芬放入一顆Ruby如生產般的鏡頭,便是提示這點,Ruby從跨下流出Jesse的血,並露出滿足的表情,詩意又殘酷。 相對來說Gigi則是消化不良的代表,她吃了Jesse,然在最後一幕裡卻吐出Jesse的眼睛,那一幕讓人看得非常不舒服,但又荒謬到想笑,黑芬於此又再度暗示「美」是沒辦法偷的,再怎麼人工也無法得到,最後Sarah吞下被吃食過的眼球時,那愉悅的表情極為可怕,也說明對於美的病態追求將永不休止。 片末放了許多大自然景色的空鏡頭,與前面片段中,工整又壓迫感很強的霓虹光影、夜景與黑暗拍攝完全不同,似乎暗示著對於黑芬來說,真正的美是渾然天成,無法複製的,再配上他片尾直接表明《霓虹惡魔》是獻給他老婆的,或許以上解讀都是腦補,我想黑芬說不定只是拍部片對老婆的告白。 非常喜歡,期待黑芬再繼續挑戰觀眾。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三人行(Three,2016)


最後你要想想到底,他們為何這麼做?

杜琪峰從《華麗上班族》挑戰全搭景拍攝後,似乎越來越上癮,這次《三人行》所有場景都是搭的,這樣的挑戰與舉動顯示這位已經拍過五十幾部電影的老手,仍不斷嘗試的精神,也不禁想,他為什麼不實景拍攝?

《三人行》仍有中資投入,所以名義上算是港中合拍片,中國上映後評價兩極,顯見中國觀眾們不太買帳。但回到開頭的問題,不拍實景似乎隱含杜琪峰不太願意拍「中國」。首部進中國拍的《單身男女》中的程子欣是中國來港工作(從事金融業),即使拿中資拍片,杜琪峰導演仍然把電影主場景設在香港,讓我不禁猜想他其實「身在中國心在港」,後來端出的《奪命金》更是直接用四個角色來呈現香港人的困境。杜琪峰在電影裡放入政治隱喻已不是第一次,《黑社會》裡對於香港人能否自決的恐懼表露無遺。

97
後對香港導演們來說意義到底是什麼?王家衛拍《花樣年華》、《2046》裡藏不住的政治隱喻,兩部片裡都在緬懷「失去」,以及對於過往美好回不去的慨嘆,2046不也是基本法「限期」屆滿,香港自治權被收回的前一年?1997年絕對是香港電影史的一大分野,對於現在北進的一眾大牌香港導演來說,對仍在苦苦經營香港本土電影的來說,都是影響他們創作的一大元素。

回到《三人行》電影本身,維多利亞醫院這名稱便滿直接地隱喻香港,電影中重要的三人也各自帶著隱喻,趙薇飾演的腦外科醫生,在她自述裡提到:「17歲來港,學廣東話,學英文,都是靠努力得來的,從不靠運氣。」,與《單身男女》的設定類似。古天樂這次陰森寡言的演出相當精彩,他的沈默以及官官相護的作為,很難不讓我聯想到香港雨傘革命的警隊,他們也是沈默、也是在保護自己人,還記得《亂世備忘》裡的抗議青年對警察泣訴:「大家不都是香港人?」有些警察紅了眼眶,但也有警察毫不猶豫地痛打這些「暴民」。鍾漢良更是值得入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聰明又滿口哲學、科學如百科全書般的連珠炮臺詞,掌握全局的自信等等,都讓這位反派很有魅力。

三位主角外,每一位配角都很有意思,醫院病房裡的三位病患,每個都是開刀腦後的患者,且都有所殘缺,這點很難不聯想到,他們都是由身為非本土港人的趙薇「開刀」後殘疾,第一位開刀前要老婆別離開她身邊;第二位下半身癱瘓而大罵醫生;第三位瘋瘋癲癲卻自由自在,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這三個「病人」似乎都有意無意地指涉現在的香港人民,開腦的隱喻便是暗示中國的介入。扣除三人,還有一位搶眼的配角:把醫院當家整天上網的宅男,他反而成為故事中獨善其身的角色,非常特別。

人物設定有趣外,優點還有故事到結尾前的壓迫感非常棒,三人各出奇招想完成自己的目標,但都未達成,直到那五分鐘慢動作長鏡頭後都處理得很棒。然而《三人行》雖然有藏得漂亮的政治隱喻,但也有糟糕的結尾處理,結局的特效爛到不行不說,古天樂跳下去就鍾漢良起來開刀更怪,打破角色設定外也讓人物關係混亂到像一團鼻屎,趙薇更不用說,她從頭到尾就只是強迫症發作想開刀而已。

林雪的蠢笨與為了大場面的爆破也很刻意,甚至說有些劇情發展還是有點牽強,似乎都是為了場面或「墨西哥對峙」(三人互相持槍瞄準對方,每一個人都受到兩人牽制,也牽制兩人的局面,經典的賽局)能成立,我想是這部片評價不高的主因。

音樂部分,改編羅大佑的〈之乎者也〉:「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都曾經這麼說/現在看看我們的青年他們在講什麼」祖先被改成老師,這首曲子的選用也絕對有杜琪峰的政治隱喻在,《三人行》可以視作一部動作警匪片,也可以當作杜琪峰的政治寓言。



但看到杜琪峰的「實際慢動作」拍攝長鏡頭(意味沒有採用高格轉慢動作拍)挑戰,不禁想到《華麗上班族》的歌舞戲挑戰,說明杜sir還是在努力挑戰自己。同時也在中資、審查的寬容範圍內,藏著他對香港的感情。最後,我猜這部會入圍金馬最佳導演、最佳男、女配角與最佳動作設計,鍾漢良與趙薇的演出都滿讓人驚艷,導演則是對杜琪峰的自我挑戰肯定(如許鞍華、徐克)

2016 台北電影節閉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