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You know that I'm no good:《艾美懷絲》(AMY)



2011723日,英國知名歌手Amy Winehouse被發現因酒精過量而心臟衰竭,下午於家中四點過世,得年27歲。歷史上有很多位歌手都早逝於27歲,網路上甚至整理出了一份名單:「27 Club」,名單上皆是英年早逝的歌手們,Rolling StoneBrian JonesThe DoorsJim Morrison、傳奇吉他手Jimi Hendrix以及NirvanaKurt Cobain,這些男歌手們在死後紛紛被媒體與歌迷塑造成神,但我們不曉得他們當年承受多少壓力,無論是創作上的苦惱或是生活上被過度關注的恐懼與名氣帶來的迷惘,都無形地把他們逼上絕路,毒品、酒精與縱慾,或許只是逃避的手段之一,他們真正想逃離的只是:名氣帶來的巨大改變,回到最簡單、最純粹只創作音樂、享受在創作過程裡的自己。

《艾美懷絲》便把眼光關注在Amy Winehouse這個人本身,而非她的名氣、也非她被重重社會架構建立出的品牌:「Amy Winehouse」這個名稱。開場放上Amy替她的朋友唱生日快樂歌的粗糙片段,慢慢藉由各式各樣的私人紀錄,或放慢、或是加上誇張的效果光,把這些真實的影像拼貼成Amy這位年輕變成名的歌手,真正的樣貌一一展現出。

我很喜歡電影處理Amy Winehouse與男性間的關係,她父親外遇離家,到後來遇上的渣男Blake Fielder,她在愛情裡樣貌與對父親與情人的病態依戀,無不形塑出這位天才女歌手脆弱、讓人心碎的真實。〈You know that I'm no good〉裡,Amy唱到:「I cheated myself/ Like I knew I would/ I told you I was trouble/ You know that I'm no good」電影裡Amy說:「愛情與相處才是真正的毒品。」讓他上癮的恐怕是一次次的悲傷與絕望,也弔詭地讓她轉化成音樂上巨大的創作能量,她的每一首創作都像是日記般私密,都是一封封懺情錄。

同樣出身英國的Adele,出專輯的年紀也與Amy Winehouse相仿,也都在美國拿下葛萊美獎,也是創作歌手。但可惜的是,Adele在生活與創作間找到平衡,找到出口,她成功出了第三張專輯:《25》, Amy卻不斷燃燒生命,最後仍就在意外中過世,讓人不勝唏噓,讓人不禁猜想,如果Amy也能找到出口,是不是還能讓世人聽見更加動人的旋律呢?

電影中有兩處動人且讓人感傷,其一是Amy Winehouse因為毒癮而被美國拒簽,無法參加葛萊美獎頒獎典禮,但那一晚她風光贏得五項大獎,導演很精準地剪出Amy的表情,從期待緊張到得獎時的不知所措與開心,她就像你我身邊的朋友,極為真實,配上後續她演唱時那種陷入旋律與的陶醉,我們才知道Amy其實只是想寫歌,只是想創作音樂。

其二是Amy Winehouse與爵士歌手Tony Bennett(他也跟Lady Gaga合作過!)合唱時,Amy不斷要求重唱,希望自己唱得更好時的表情,她是真心愛著唱歌與創作音樂,但名氣帶來的壓迫感與情感上的失落,使本來已經脆落的靈魂,慢慢失去了方向。

And life is like a pipe/ And I'm a tiny penny rolling up the walls inside」,從Amy Winehouse最有名的歌曲之一:〈Back To Black〉可以看到她絕望,並非所有創作者都要仰賴悲慘的過去,糟糕的生活與情感挫折才能成就偉大,但Amy的作品都來自她的真實經歷,用自身生命經驗來創作的人都難以長久,靈感或說才氣像是惡魔化身的蚊子般,會不斷摧殘與吸吮他們的生命,直到他們摧毀自己。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其實不斷在想創作者要如何走出自身經驗?當創作自己喜愛的事物成為維生的工具,創作是否不再純粹?不再具有療癒自己的力量?那這時需要什麼來戰勝自己的脆弱呢?我想唯一的方法是重新回到生活中,名導Francis Coppola在用盡一切創作完《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後,便沉寂多年,甚至到現在都沒辦法再超越自己的過去,創作的靈感與天賦是每一個創作者所覬覦之物,但往往也是詛咒,我想如何在創作與生活之間找到「自己」,進而好好生活,便是最難的課題吧。

2015 坎城影展競賽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