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1日 星期六

《沈默》(Silence,2016)

I pray but I am lost. Am I just praying to silence?
The price for your glory is their suffering!
Martin Scorsese籌備十年的野心史詩,大老遠來到台灣拍攝,調度大量日本演員,重現17世紀鎖國政策的日本,當時是西方人第一次到東方「侵略/傳教」,才意識到異地傳教的任務,其實是一趟難以回頭的殉道之旅,這部電影並非傳統的出發、回家式的史詩,而是更為悲哀且鬱悶的苦修之路,RodriguesAndrew Garfield飾演)與GarupeAdam Driver飾演)兩位神父不願相信自己的老師 FerreiraLiam Neeson飾演)會在日本傳教時棄教,決心找回老師、找回通往神的光榮之路,偷偷摸摸地登上日本,才發現,這個國度似乎是深不見光的沼澤。

電影花了相當長的篇幅在鋪陳Rodrigues神父的抉擇,面對日本人的宗教迫害,他的心、信仰不斷地被一幅幅殘酷地獄景象摧殘,他開始質疑神,那個他一身摯愛的神,那個面對信徒苦難卻沈默的神。原著小說於此掙扎的著墨相當精彩。信仰一直是許多導演辯證的主題,當遭遇苦難、遭遇道德困境時,神在哪裡?這些痛苦是神的考驗,還是我們自欺欺人?儘管可以指出敵人、指出惡魔,但承受苦難的道路、苦修真的讓我們更接近神了?Martin Scorsese藉由改編鋪陳出的信仰(道德)兩難問題,到底要堅信自己所相信而使自己與他人受苦,還是為了拯救更多人脫離苦難,犧牲自己。

神的沈默,神父們堅定的信仰,信徒們的迷惑與堅定,這些兩難都靠著吉次郎呈現,但電影呈現的方式有些太滑稽且方便,吉次郎神出鬼沒到讓人害怕,他是「神無所不在」的代言,也是逼使主角們陷入一次又一次困境的惡魔,電影礙於劇情推展其實沒把這角色處理好,他的妥協與堅信,其實才是這部電影主題的最佳呈現,也是Rodrigues、叛教的Ferreira神父心中依舊有神的唯一證明,但沒處理好。

電影的節奏依舊是Scorsese爺爺的冗長與囉唆,碎碎念的旁白這次滿糟糕地去「說」影像發生的事,也順便偷渡幾個內心掙扎與導演意圖,雖然Scorsese很愛用這招,用得好很不錯,但這次實在沒做好,且主角依舊是他以往的自大導致失敗的角色。以往的經典tracking鏡頭也沒少,好幾顆鏡頭都拍得很美,Rodrigo Prieto這次的入圍奧斯卡最佳攝影,雖然很有可能是陪榜,但他的確把台灣拍得很日本,很封閉且有點今村昌平那種蒼白的印象,很厲害。

Rodrigues神父的天真讓Andrew Garfield的聲音詮釋的很好,一個自尊心太強的人,但當他的自尊徹底被擊垮時,那種心死的絕望,他反而演得不太好了,很可惜,電影中最精彩的演出,其實那些Inquisitor (審問者)的逼迫。電影前兩小時都很精彩,但後段30分鐘的結局卻很糟,時間軸快轉又有交代劇情之嫌,我很喜歡那種漸漸落入道德陷阱,質疑自己的絕望感,但結局的收束卻太溫暖了,停在Rodrigues神父最後的選擇即可,後面那一段大可以剪掉,旁白也很突兀。
信仰到底是什麼?是讓一個人在絕望中找到希望,還是限制一個人的詛咒?開頭兩句台詞,其實便是電影的主題。到底信神的意義是讓我們活得更好,還是反而被種種教條限制住呢,其實是無解的問題。信仰的核心在於相信,一但相信,便會帶來力量,對任何宗教都是;一但不信,那再多的傳教與教條都是無意義的,無論教條的嚴格還是寬鬆,最重要的還是心中有神,神自然無所不在吧。(儼然在傳教)
我很喜歡電影裡的「沈默」處理,關於「沈默」其實並不是把聲音抽掉就好,無能為力也是一種沈默,妥協也是一種沈默,這些都藉由人物的選擇與動作呈現出,手法處理得恰到好處這次節制的配樂也是。整體來說扣掉最後30分鐘的尷尬,以及電影有種西方看第三世界的感覺(很難不感受到),還是一部很精彩、關於信仰的史詩作品。

2017年1月29日 星期日

哀莫大於心死:《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2016)

「我對你說了很多傷人的話,我的心都碎了,但我知道你也是⋯⋯
「不,你不瞭解,我的心已經死了。
No, you don't understand, there's nothing...)」
年初就看到今年的十大好片之一,也是最寂寞的電影之一,每次到高雄台鋁看電影都是看會大哭的電影,去年是跟家人一起看《45年》(45 Years),今年則帶著大家一起看《海邊的曼徹斯特》,或許每年過年看獎季電影哭一哭,也會成為某種儀式吧。
Manchester並不是指英國的地名,而是指麻州的一個小鎮,這裡的「誤解」很有趣,我覺得是編導的故意為之,呼應著電影裡主角不段隱藏的巨大悲傷,很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極為生活的小事;Manchester也是主角LeeCasey Affleck飾演)急欲逃離的過往,逃避往往都是最容易解決的方式,逃避自己過去最容易的方法,辨識再也不要回到傷心地。
Lee有著極為悲慘又無法消解的過去,他試著壓抑,卻往往換來更多無來由的憤怒與自責,像是潰堤而無處紓通的洪水,他唯一能控制自己的方式,便是過得行屍走肉,沈浸在不與人接觸、不斷逃避的日子,電影的基調變建立於此。
海邊的美麗風景,都被寒冷又下雪的日子,漂上一層平靜與悲傷,看不見陽光燦爛,也似乎看不見一絲絲的曙光,這些風景,都呼應著Lee冷到不行的心。然而這一切都被「破冰」了,最親的哥哥驟逝,留下一個無依無靠的兒子給他,被迫當上監護人的Lee勉強地面對,才發現一切都不太可能挽回了,過去的一切都讓人難以忍受,但,又不得不面對。
電影中大量運用慢動作去對白聲音,配上優美配樂的鏡頭,這些省略替這些難堪的戲增添了詩意,觀眾不需要知道那幾場戲到底談了什麼,語言(台詞)並不重要,一切都靠著Casey Affleck內斂的演技盡顯,他的皺眉與嘴部精細的抽動,甚至肢體的僵硬等等,看得出那種試圖去重新「感受」的困難。當一個人的心徹底死去了,他不再能好好感受喜怒哀樂,這些他人帶來的情緒波動,都變得無所謂了。
然而Lee還是不得不承認,這些他人對他的體諒、對他的好,甚至姪子的生命力與對於生死的迷惘等,還是在他已近死水的內心,激起不少漣漪,於是他困惑、迷惘與哭泣,儘管還是無法面對,還是無法重新好好活著,至少他還在,還活著。如同電影中出現的海鷗一樣,迎著寒冷的海風,飛著,卻沒有向前;如同那個活在記憶裡的大哥,即使離去,依舊是個善良體貼的他,依舊活在記憶裡,這部電影獨特與寂寞之處,在於主角經歷這些「正能量」卻沒有因此戲劇化的振作,哀莫大於心死,說明的便是Lee的心。
《海邊的曼徹斯特》要談的主軸,我一開始以為是放下,但看完後才知道是「放不下」,那些悲傷為什麼一定要放下?為什麼一定要積極活著呢?這部電影很消極地提出一種不一樣的人生觀,有時候當心已經徹底死去,能做到的,大概只有不再讓別人傷心,不再讓別人為自己擔心吧,逃避可恥,但真的很有用,真正的寂寞也只有自己能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