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2016 88屆奧斯卡入圍影片惡搞海報

來源:theshiznit,翻譯小試身手,請勿轉載。


《神鬼獵人》(The Revenant

「由小感冒和吃了些肉的勇氣可嘉演員飾演」
為了奧斯卡什麼都可以
《被熊幹: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的故事》



《驚爆焦點》(Spotlight

「當你發現神父/修女怪怪的,你可以打給誰?」
《抓戀童特攻隊》
還記得印刷媒體(報紙)還有點地位的時候嗎?
電影中每個演員都或多或少在超級英雄電影出現過,真的。

譯注:
1.Nonce是英國俗語,泛指罪犯或戀童者。
2.(惡搞《抓鬼特攻隊》(Ghost Busters




《大賣空》(The Big Short

克里斯丁貝爾飾演雨人,史蒂夫卡爾戴糟糕假髮(想到川普)
萊恩葛斯林就是喬丹貝爾福特(華爾街之狼),布萊特彼特模仿勞勃瑞福
《幹他媽的華爾街》
除了覺得糟透了,其實根本看不懂
故事是關於一群該死的貪污小丑,甚至讓人覺得《螢幕大角頭》(Anchorman)很合理了



《丹麥女孩》(Danish Girl

「別被騙了。那傢伙是去年演史蒂芬霍金拿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人,他想要拿第二座。」
《變形金剛:變裝瑞德曼》
每週都有Alicia Vikander的電影可看呢!
Alicia Vikander2015年演了四部電影)





《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
「你會看到笑,看到哭,為了一隻混種糖果象貓海豚的粉紅想像卡通角色而哀悼。」
《五種氣味喔》(台語)

準備好大哭!




《卡蘿》(Carol

「凱特布蘭琪與魯尼瑪拉都
《悲慘「拉」世界》
Lezlesbian簡稱)

但裡面的服裝時尚到爆!



《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Fury Road

「馬力歐賽車末日特別版」
《一段很長的飛車追逐》

然後,超好看啦幹!



《怒火邊界》(Sicario

《艾蜜莉布朗特的心靈創傷》
「川普對墨西哥的政策可能對了」
羅傑狄金斯又要被大家嘲笑了

譯註:羅傑狄金斯包含這次入圍13次奧斯卡獎最佳攝影。



《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

《拍得比較好的賈伯斯傳記電影》
「不是艾希頓庫奇演得那一部。」
編劇艾倫索金,導演丹尼鮑伊,但其實是艾倫索金的電影吧




《絕地救援》(The Martian

「這演員造成《搶救雷恩大兵》裡無數人犧牲,《星際效應》裡數兆美金的浪費。」
《又要救麥特戴蒙了》
他又被丟包了,但拿下金球獎最佳喜劇電影




《間諜橋》(Bridge Of Spies

「只有湯姆漢克是看點。」
無聊的史蒂芬史匹伯電影:《沒動作場面的間諜片》
007越來越難看,但至少有點飛車追逐場面



《翻轉幸福》(Joy

「大衛歐羅素的電影,有珍妮佛勞倫斯、勞勃狄尼洛,恩?還有布萊德利庫柏?」
《囧囧》



《愛在他鄉》(Brooklyn

《美國人歡迎白人移民》
「她可以居留,但膚色稍微黑一點的?不太可能。」


《不存在的房間》(Room

「這部電影真他媽黑暗」
《你已經被開除了》
根據嚇死人的現實改編



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失敗的陰暗面:《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



「Musicians play their instruments. I play the orchestra.
(音樂家演奏樂器,我指揮整個樂團)

Aaron Sorkin這次失常了,台詞一樣多到破表,主角依舊是他一貫的主角類型:討人厭、想要成為混蛋卻實際心地善良的英雄,《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裡的Mark Zuckerberg、《魔球》(Moneyball)裡Brad Pitt裡的Billy Beane,甚至是《新聞急先鋒》(The Newsroom)的Jeff Daniels飾演的Will McAvoy。這些主角都不是純粹的討人厭、自大或挑剔,他們只是戴上壞人的面具來面對生活的壓力,壓力來自於過去陰影或是對自我的不滿意,在《史帝夫賈伯斯》裡算是詮釋地非常到位,但也因為要同時兼顧劇本的節奏,使明明可以挖掘很深的配角群嚴重功能化,非常可惜,尤其是這次的反腳都太弱,賈伯斯又太神話,使得整部電影在導演Danny Boyle魔幻的風格下,更像一部反英雄找回人性的神話,而非如《社群網戰》那種個人成就與人際相處的拉扯與掙扎,或準確地說,像是重看一遍比較混亂版本的《社群網戰》。

但Aaron Sorkin還是Aaron Sorkin,電影中把現實裡許多符號扣和劇情,相當精明地運用物件,真的很強。現實扭曲場(Reality distortion field,RDF)原先是蘋果公司內部的玩笑,但在電影裡卻成為賈伯斯心魔的象徵,發表會上的鼓掌與鼓譟,還有所有問題往往都在發表會壓力極大之下爆發(這裡真的設計太刻意,甚ㄓAaron Sorkin還安排賈伯斯自己嘲諷這件事);LISA名字的安排與翻轉;NeXT的跳板復仇用公司;iMac與iPod甚至iPhone的誕生等等,其實理論上是能拍好的劇本,但似乎與導演磨合或是與出資公司間出了很大的問題。

Danny Boyle這次表現地中規中矩,幾乎毫無失誤,也很有創意地運用很多有趣的鏡頭與構圖,像是漸漸縮窄的壓迫畫框手法,置中的年份標示,切臉的特寫鏡頭還有鏡子與攝影機運動,甚至配樂選擇我覺得都很有趣,但真的感受到導演導他的戲、編劇寫他的本,兩者並沒有好好的結合,我想如果是David Fincher來導,效果可能會好很多,例如開場直接拉到賈伯斯與Steve Wozniak的車庫創業爭執,繼而帶出Apple II的爭端,我想會好多,也不至於會把片長拉太長

演員部分,Michael Fassbender真的太強了,我很喜歡他對聲音的處理,他並不是直接模仿賈伯斯的語氣,而是帶著他詮釋的音調與聲音表情,動作上也是相當細膩,還有幾顆毫不吝嗇的特寫表情,捕捉到他眼神與嘴角抽動的表演,一點都不像賈伯斯本人卻演得讓我相信他就是賈伯斯,真的很強。

Kate Winslet、Jeff Daniels與Seth Rogen這次真的沒辦法好好發揮,頂多Kate Winslet有描繪地很好,但另外兩人明明是反角,卻都非常薄弱,Seth Rogen飾演的 Steve Wozniak明明能成為《社群網戰》裡Andrew Garfield飾演的Eduardo Saverin,但卻淪為拳擊賽裡舉牌小姐等級的角色,一直串場順便帶閃回(Flash Back),一直閃回也讓我非常不滿意Aaron Sorkin這次的劇本,他明明是能順敘把故事說好,且人物飽滿豐富,但這次明顯失敗。

但我還是滿喜歡這部電影,或許他的缺陷印證賈伯斯在設計NeXT的NeXT Computer為了讓人們看見這台電腦完美的正六面體,實際上卻選擇削掉兩邊避免視覺上缺陷的選擇,真正的完美永遠都有缺陷,但缺陷才造就了完美。





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No Church In The Wild:《神鬼獵人》(The Revenant)


2016年第二部電影,一掃第一部看《翻轉幸福》(Joy)的不滿意,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表現仍舊高水準,大膽地將電影場景設立在19世紀美國最原始且暴力的雪地,配上Emmanuel Lubezki採用自然光製造出的驚人地攝影美學,以及Leonardo DiCaprio充滿張力的演技,塑造出殘酷、詩意與讓人戰慄的影像。

電影開場有點讓人摸不著頭緒,但隨著Leonardo DiCaprio的視線推移,慢慢看見殺戮戰場的全貌,大雪,微光與灰寂的大地,配上因為寒冷而更加清晰的霧氣或煙霧,染血或濕透的衣服,動物屍骸的駭人景象,情緒慢慢隨著Emmanuel Lubezki的鏡頭語言而開始緊張,突然一位裸男子背後插箭倒地,來不及辨認眼前景象的同時,攝影機開始移動,箭落下,屍體滿地,電影揭開序幕,此處的殘酷煉獄,在潔白的雪地裡渲染出神聖卻野蠻到瘋狂的景像。同時,介紹Leonardo DiCaprio飾演的Hugh Glass與Tom Hardy飾演的John Fitzgerald兩位角色,以及當時侵佔原住民土地的美國人與法國人等間的衝突,電影於此開始。

開場的震撼力堪比《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的搶灘,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非常擅長在畫面中填入許多訊息與呈現「氛圍」,《火線交錯》(Babel)裡的孤寂、《愛情像母狗》(Amores perros)裡的悲哀與《鳥人》(Birdman)中的壓迫,都將情緒適當地融入影像系統中,儘管有時顯得太過炫技而矯情,但我覺得他是少數很敢玩「形式」的導演,不論是劇情或是影像上的取巧,都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次《神鬼獵人》不在劇情上玩多主角或多線敘事,影像上也沒有《鳥人》的一鏡到底噱頭,連心靈圖像(或表現內心狀態的蒙太奇、過去記憶的閃回)的部分都收斂很多,使得《神鬼獵人》比起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過往作品少了許多趣味,但卻意外地讓我看到這位導演的企圖與他想說的主題。

「我們都是罪人,應該彼此饒恕。」(馬太福音615)我想是《神鬼獵人》辯證的一句聖經經文,電影中將John Fitzgerald塑造成自私自利的反派,但實際上綜觀整部電影中出現的角色,他們的所作所為都只是為了「生存」。Hugh Glass專注在他的復仇的恨與家庭破碎的疼痛裡;Captain Andrew Henry看似溫厚仁慈,實際上卻一板一眼地守著規則,不願改變,為了不去擔負殺死Hugh Glass的罪,他選擇用錢利誘他人,讓自己能安然離開危險四伏的森林,儘管電影後段帶到他對Hugh Glass坦白他思念妻子,仍舊讓人看見這角色的偽善;John Fitzgerald很明確只是想混口飯吃,想要賺一筆錢到德州輕鬆過活;Bridger雖心地善良但卻懦弱愚笨,面對生存的壓力他也選擇放棄Hugh Glass,最後也受到懲罰。

電影中每個角色都在受罪,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的電影中不斷重複出現「罪」與存在的叩問,活著受罪,為了成就自己而受罪,為了愛情而受罪。面對「罪」,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悲觀地解讀出人生而受罪,生命中的考驗與努力都是為了贖罪與寬恕。

電影結局中慢慢把這主題帶出,在激烈打鬥後,Hugh Glass只差一刀便能殺死John Fitzgerald,但他卻沒有刺下那一刀,卻說出「唯有神能決定復仇與否。」(Revenge is in god's hands not mine.),或許是因為商業電影的考量,鏡頭最後還是帶到John Fitzgerald被割下頭皮,隨著水漂流的一幕(讓人不確定他死亡與否,畢竟Hugh Glass跟熊搏鬥完還是活下來了),我想這裡更好的處理法是讓Hugh Glass選擇離開作結,但正當我想說有敗筆時,Leonardo DiCaprio的演技成功做到主題的精準詮釋,他眼神裡的悲傷與絕望藏著被救贖與解脫的多重涵義,離開血跡斑斑的戰場時,他也重新看見妻子的笑顏,我想最終他看向鏡頭的淚水,意味著生命意義的最後解脫。

John FitzgeraldBridger說他父親的小故事那段,也呼應著電影,對殘酷野蠻隨時面臨死亡的困境時,對你來說真正的神不是看不見也不可見的信仰,而是讓你生存下去最實在的事物,或許是作為食物的松鼠,或許是復仇的執念,人活在世上總需要生存的意義,才能讓如薛西佛斯般重複的人生,有了持續下去的動力。

我很喜歡電影後段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忍不住」去描繪Hugh Glass的心靈,用上破敗教堂,如上古石版畫的教堂殘骸,耶穌像的模糊、聖母像如哭泣般的眼神,以及背對鏡頭的孤寂背影,連接上雪地裡落下的隕石(《鳥人》也出現過!),黑暗樹林裡透出的點點薪火,隱隱透出對神的控訴與對生命的遺憾,甚至是讓人窒息般的孤寂⋯⋯

標題選用No Church In The Wild是我對這部電影的心得,在野外殘酷與野蠻的生活下,你沒有機會禱告與問神,唯一能拯救你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