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三人行(Three,2016)


最後你要想想到底,他們為何這麼做?

杜琪峰從《華麗上班族》挑戰全搭景拍攝後,似乎越來越上癮,這次《三人行》所有場景都是搭的,這樣的挑戰與舉動顯示這位已經拍過五十幾部電影的老手,仍不斷嘗試的精神,也不禁想,他為什麼不實景拍攝?

《三人行》仍有中資投入,所以名義上算是港中合拍片,中國上映後評價兩極,顯見中國觀眾們不太買帳。但回到開頭的問題,不拍實景似乎隱含杜琪峰不太願意拍「中國」。首部進中國拍的《單身男女》中的程子欣是中國來港工作(從事金融業),即使拿中資拍片,杜琪峰導演仍然把電影主場景設在香港,讓我不禁猜想他其實「身在中國心在港」,後來端出的《奪命金》更是直接用四個角色來呈現香港人的困境。杜琪峰在電影裡放入政治隱喻已不是第一次,《黑社會》裡對於香港人能否自決的恐懼表露無遺。

97
後對香港導演們來說意義到底是什麼?王家衛拍《花樣年華》、《2046》裡藏不住的政治隱喻,兩部片裡都在緬懷「失去」,以及對於過往美好回不去的慨嘆,2046不也是基本法「限期」屆滿,香港自治權被收回的前一年?1997年絕對是香港電影史的一大分野,對於現在北進的一眾大牌香港導演來說,對仍在苦苦經營香港本土電影的來說,都是影響他們創作的一大元素。

回到《三人行》電影本身,維多利亞醫院這名稱便滿直接地隱喻香港,電影中重要的三人也各自帶著隱喻,趙薇飾演的腦外科醫生,在她自述裡提到:「17歲來港,學廣東話,學英文,都是靠努力得來的,從不靠運氣。」,與《單身男女》的設定類似。古天樂這次陰森寡言的演出相當精彩,他的沈默以及官官相護的作為,很難不讓我聯想到香港雨傘革命的警隊,他們也是沈默、也是在保護自己人,還記得《亂世備忘》裡的抗議青年對警察泣訴:「大家不都是香港人?」有些警察紅了眼眶,但也有警察毫不猶豫地痛打這些「暴民」。鍾漢良更是值得入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聰明又滿口哲學、科學如百科全書般的連珠炮臺詞,掌握全局的自信等等,都讓這位反派很有魅力。

三位主角外,每一位配角都很有意思,醫院病房裡的三位病患,每個都是開刀腦後的患者,且都有所殘缺,這點很難不聯想到,他們都是由身為非本土港人的趙薇「開刀」後殘疾,第一位開刀前要老婆別離開她身邊;第二位下半身癱瘓而大罵醫生;第三位瘋瘋癲癲卻自由自在,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這三個「病人」似乎都有意無意地指涉現在的香港人民,開腦的隱喻便是暗示中國的介入。扣除三人,還有一位搶眼的配角:把醫院當家整天上網的宅男,他反而成為故事中獨善其身的角色,非常特別。

人物設定有趣外,優點還有故事到結尾前的壓迫感非常棒,三人各出奇招想完成自己的目標,但都未達成,直到那五分鐘慢動作長鏡頭後都處理得很棒。然而《三人行》雖然有藏得漂亮的政治隱喻,但也有糟糕的結尾處理,結局的特效爛到不行不說,古天樂跳下去就鍾漢良起來開刀更怪,打破角色設定外也讓人物關係混亂到像一團鼻屎,趙薇更不用說,她從頭到尾就只是強迫症發作想開刀而已。

林雪的蠢笨與為了大場面的爆破也很刻意,甚至說有些劇情發展還是有點牽強,似乎都是為了場面或「墨西哥對峙」(三人互相持槍瞄準對方,每一個人都受到兩人牽制,也牽制兩人的局面,經典的賽局)能成立,我想是這部片評價不高的主因。

音樂部分,改編羅大佑的〈之乎者也〉:「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都曾經這麼說/現在看看我們的青年他們在講什麼」祖先被改成老師,這首曲子的選用也絕對有杜琪峰的政治隱喻在,《三人行》可以視作一部動作警匪片,也可以當作杜琪峰的政治寓言。



但看到杜琪峰的「實際慢動作」拍攝長鏡頭(意味沒有採用高格轉慢動作拍)挑戰,不禁想到《華麗上班族》的歌舞戲挑戰,說明杜sir還是在努力挑戰自己。同時也在中資、審查的寬容範圍內,藏著他對香港的感情。最後,我猜這部會入圍金馬最佳導演、最佳男、女配角與最佳動作設計,鍾漢良與趙薇的演出都滿讓人驚艷,導演則是對杜琪峰的自我挑戰肯定(如許鞍華、徐克)

2016 台北電影節閉幕片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十年》(Ten Years,2016)



「千祈唔好慣(千萬不要習慣了)。就是我們這一代習慣了,到你們這代才變得如此。

《十年》是以香港未來十年的想像當背景,由五位導演分別拍成的短片集錦式長片。五部短片分別為:郭臻導演的《浮瓜》、黃飛鵬導演的《冬蟬》、歐文傑導演的《方言》、周冠威導演的《自焚者》與伍嘉良導演的《本地蛋》。

《本地蛋》以雞蛋為題,帶出未來對於言論與本地文化的審查焦慮,片中的「少年軍」與紅衛兵遙遙呼應,是五部短片中最為完整且拍得好,其次是諷刺中共國安法的黑白政治寓言:《浮瓜》,帶著黑色幽默又帶到南亞與移民香港人的議題;批判力道最強是採用偽紀錄片形式、片尾讓人禁不住眼淚的《自焚者》與破碎且俗白、對普通話入侵使香港廣東話式微的暴力:《方言》;探討香港人對於自身認同問題,使用標本與詩化影像,悲傷卻不知所云,晦澀且討論最少的《冬蟬》。

儘管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且也哭到泣不成聲,但大多來自於對於「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恐懼感,以及對於中國的深切焦慮感,更深是對於自己是誰的疑惑。據阿圖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的說法:「電影的出現,都具有其充分決定(Overdetermination)的生產環境與生產條件」。《十年》的誕生基於香港人爭取普選,引發雨傘革命,後續的銅鑼灣書店事件等等,預告《十年》這部電影的降生,香港電影金像獎給他最佳電影,也成為最好的代言。所以評價這部電影不得不面對其背後的政治因素與時代背景。

純就電影藝術來討論,《方言》顯然是不太及格的短片作品,《自焚者》的意識形態也有待商榷,《浮瓜》與《本地蛋》這一頭一尾的作品顯然在主題處理,人物塑造與情節安排上較為精緻且有效,《本地蛋》也是五部短片中唯一有塑造人物,其他的人物多半成為「代言人」,人物只為服膺主題而顯得扁平。

《冬蟬》則跳脫另外四部的沈痛,轉為內在更為溫柔的書寫,攝影、聲音與美術陳設皆很棒,但故事太過晦澀,且主題有些游移不定(但或許這種遲疑才突顯出對於香港未來的遲疑),讓我看時有點不耐。


但綜觀而言,五部短片都是這幾位導演的盡情揮灑,充滿勇氣的議題挑戰非常難得:結合類型的黑色幽默預言《浮瓜》、帶點恐怖科幻風格的影像詩實驗《冬蟬》、切片的政治諷刺《方言》、偽紀錄片且有點跟《保全員之死》遙遙呼應的催淚彈《自焚者》與故事最為完整有溫度,讓人想起《雞同鴨講》的《本地蛋》。這五部作品中的實驗與創作力,我想是台灣近年來短片創作很少見的,更何況是對於政治、社會議題的短片非常少,《狀況排除》、《自由人》與《禁止下錨》便顯得更為珍貴。

純就主題表現來說,《自焚者》的批判相當精彩有利,劇情部分的處理也生動好看,但人物過多,且對於「自焚」的價值觀有些模糊,不清楚婆婆自焚的理由,雨傘也跟著燒毀的隱喻直白但有效,整體來說算是力道過猛,但能深切體會到創作者的焦慮。這種對於中國、中共箝制香港自由的焦慮蔓延在五部短片裡,順序的安排也應著情緒高低起伏而處理,第一部開槍,第二部沈穩探索內心,第三部笑鬧中感到悲哀,第四部悲哀憤怒至哭泣,最後一部則用一句「千祈唔好慣(千萬不要習慣了)。就是我們這一代習慣了,到你們這代才變得如此。」作為總結極好。《十年》中疾呼的事並非是港獨、真普選這些實際作為,而是更深切地希望「喚醒」香港人民,去思考自身的未來。

電影中的焦慮感也蔓延到今天台北電影節的觀眾,大家掌聲持續不斷,對於導演們講說:「香港人其實都知道要給共產黨強姦,何不躺下來享受?」全場大笑,但這種笑是苦澀的,台灣人也很清楚被幹的感覺,甚至還要跪著感謝恩客。《太陽,不遠》與《亂世備忘》的留存不是要紀念這場運動而已,而是要讓我們反抗的精神永遠以電影留下。對於中國,我相信不論香港人或是台灣人,反對或討厭的絕非中國人民們,而是其背後的中國共產黨與根深蒂固且扭曲的意識形態。《十年》是一部絕對必看的電影,毫不猶豫列為我2016年的十大好片之一。

2016第三十五屆香港電影節最佳電影

2016第十八屆台北電影節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我就要你好好的 (Me Before You,2016)



Live boldly. Push yourself. Don't settle.

其實在看這部電影過程裡我沒什麼哭,可能對於裡面的愛情,更準確說是兩人間的情誼沒太大共鳴。真正讓我大哭的愛情電影還是《藍色情挑》(Trois Couleurs : Bleu)與《白色情迷》(Trois couleurs: Blanc)還有《戀夏五百日》(500 Day of Summer),這部電影的設定嚴格來說與法國電影《逆轉人生》(Intouchables)類似,但加進更多愛情元素。

女主角Emilia Clarke絕對是本片的亮點,演過《冰與火之歌》(Game of Throne)系列電視劇的龍女(卡麗熙、丹妮莉絲塔格利安),讓她一炮而紅。在本片裡除了她的眉毛很搶戲,服裝也很搶戲。完美塑造一位溫柔、有耐性、善解人意卻怪怪的女看護。

男主角與其他角色相較之下失色很多。尤其是曾飾演過奈威的Matthew Lewis,他這個現任男友的角色就算刪掉也沒太大影響,而且還能減低女主角背叛的疑慮。女主角Louisa的家庭危機以至於他無法繼續升學追夢的設定也是為加而加,男主角的女友與好朋友結婚等橋段也是,片中有太多老梗與個刻意設定的橋段,其實看得時候有點不耐。

但為什麼這部片能感動無數觀眾以及票房大熱呢?理由在於前女友婚禮與沙灘、以及最後那封信這三場戲的台詞,男女主角的情愫並非本片的重點,重點在於女主角的心境轉變。女主角因為家庭而限縮自己,因為各式各樣的壓力而讓自己無法伸展,這時一位實際上無法動彈卻擁有美好過往、享受生活的人給於他非常大的衝擊,讓她想起自己。

生命裡總是會遇到挫折,有時這些挫折會讓人放棄,最後越來越離理想中的自己越來越遠,這些挫折也會使人越來越不敢作夢,最後將理想中的自己埋葬在現實裡,這點的描繪很動人。Will愛的是Lou的活力與生命力,以及還能繼續追夢卻裹足不前她。

Will自己呢?他的人生已經不再能往前進,他當然可以樂觀地繼續活著,但對於一個曾經擁有世界的人來說,這些往事都成為最難堪的疤痕,持續侵蝕他的心靈,遇見Lou的確讓他找回一些快樂與愛的感覺,但對於他來說這些都只是從無盡的寂寞裡倒進的一點幸福,像是把瓶裝水倒入大海裡一樣,也無法改變他。

Will的赴死也有一種轉嫁或說轉移的意味,他將生活最後的動力寄託給Lou,跟他說美好的巴黎回憶,讓這個還有無限可能的女孩能「真正」的活著,這種並非佔有而是無私給予的愛,我想也是感動人心的一點。但畢竟是電影,現實人生裡可能會遇到更多「付出的愛收不回」的情形。




片中出現一些很有趣的符號,像是一開始LouWill看的DVD是獲得2010坎城評審團大獎的《神人之間》(Of Gods and Men)這部片,這部片的結尾呼應到Will的心境,算是編劇或導演的巧思之一。《神人之間》最後質問的不是人與神的關係,而是人本身對於神、信仰的堅持,這部電影可貴與感人之去也在於此,人為甚麼懷有信仰,並非是要得到救贖而已,很多時候信仰便是他的一部份。Will最後的赴死也有著類似的宗教意涵在,他把希望傳給Lou,也試著去減輕他人的痛苦。(不過這整段都是腦補,說不定編導只是想放部有字幕的外國文藝片)

另一個是Lou與男友去電影院的梗,Lou看到的是《我的母親》(All About My Mother),這部阿莫多瓦的神作,但這部電影硬要跟Lou的心境連結我覺得稍弱,可能只是導演的一個巧思。


以及最後,這部片的歌曲都選得很不錯,且意外不會跟劇情斷裂,Ed Sheeran的〈thinking out loud〉與〈Photograph〉兩首的點都滿不錯。美術與攝影也是一大優點,尤其是Lou的服裝實在太有趣了!還是算值得一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