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9日 星期日

哀莫大於心死:《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2016)

「我對你說了很多傷人的話,我的心都碎了,但我知道你也是⋯⋯
「不,你不瞭解,我的心已經死了。
No, you don't understand, there's nothing...)」
年初就看到今年的十大好片之一,也是最寂寞的電影之一,每次到高雄台鋁看電影都是看會大哭的電影,去年是跟家人一起看《45年》(45 Years),今年則帶著大家一起看《海邊的曼徹斯特》,或許每年過年看獎季電影哭一哭,也會成為某種儀式吧。
Manchester並不是指英國的地名,而是指麻州的一個小鎮,這裡的「誤解」很有趣,我覺得是編導的故意為之,呼應著電影裡主角不段隱藏的巨大悲傷,很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極為生活的小事;Manchester也是主角LeeCasey Affleck飾演)急欲逃離的過往,逃避往往都是最容易解決的方式,逃避自己過去最容易的方法,辨識再也不要回到傷心地。
Lee有著極為悲慘又無法消解的過去,他試著壓抑,卻往往換來更多無來由的憤怒與自責,像是潰堤而無處紓通的洪水,他唯一能控制自己的方式,便是過得行屍走肉,沈浸在不與人接觸、不斷逃避的日子,電影的基調變建立於此。
海邊的美麗風景,都被寒冷又下雪的日子,漂上一層平靜與悲傷,看不見陽光燦爛,也似乎看不見一絲絲的曙光,這些風景,都呼應著Lee冷到不行的心。然而這一切都被「破冰」了,最親的哥哥驟逝,留下一個無依無靠的兒子給他,被迫當上監護人的Lee勉強地面對,才發現一切都不太可能挽回了,過去的一切都讓人難以忍受,但,又不得不面對。
電影中大量運用慢動作去對白聲音,配上優美配樂的鏡頭,這些省略替這些難堪的戲增添了詩意,觀眾不需要知道那幾場戲到底談了什麼,語言(台詞)並不重要,一切都靠著Casey Affleck內斂的演技盡顯,他的皺眉與嘴部精細的抽動,甚至肢體的僵硬等等,看得出那種試圖去重新「感受」的困難。當一個人的心徹底死去了,他不再能好好感受喜怒哀樂,這些他人帶來的情緒波動,都變得無所謂了。
然而Lee還是不得不承認,這些他人對他的體諒、對他的好,甚至姪子的生命力與對於生死的迷惘等,還是在他已近死水的內心,激起不少漣漪,於是他困惑、迷惘與哭泣,儘管還是無法面對,還是無法重新好好活著,至少他還在,還活著。如同電影中出現的海鷗一樣,迎著寒冷的海風,飛著,卻沒有向前;如同那個活在記憶裡的大哥,即使離去,依舊是個善良體貼的他,依舊活在記憶裡,這部電影獨特與寂寞之處,在於主角經歷這些「正能量」卻沒有因此戲劇化的振作,哀莫大於心死,說明的便是Lee的心。
《海邊的曼徹斯特》要談的主軸,我一開始以為是放下,但看完後才知道是「放不下」,那些悲傷為什麼一定要放下?為什麼一定要積極活著呢?這部電影很消極地提出一種不一樣的人生觀,有時候當心已經徹底死去,能做到的,大概只有不再讓別人傷心,不再讓別人為自己擔心吧,逃避可恥,但真的很有用,真正的寂寞也只有自己能體會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