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失敗的陰暗面:《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



「Musicians play their instruments. I play the orchestra.
(音樂家演奏樂器,我指揮整個樂團)

Aaron Sorkin這次失常了,台詞一樣多到破表,主角依舊是他一貫的主角類型:討人厭、想要成為混蛋卻實際心地善良的英雄,《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裡的Mark Zuckerberg、《魔球》(Moneyball)裡Brad Pitt裡的Billy Beane,甚至是《新聞急先鋒》(The Newsroom)的Jeff Daniels飾演的Will McAvoy。這些主角都不是純粹的討人厭、自大或挑剔,他們只是戴上壞人的面具來面對生活的壓力,壓力來自於過去陰影或是對自我的不滿意,在《史帝夫賈伯斯》裡算是詮釋地非常到位,但也因為要同時兼顧劇本的節奏,使明明可以挖掘很深的配角群嚴重功能化,非常可惜,尤其是這次的反腳都太弱,賈伯斯又太神話,使得整部電影在導演Danny Boyle魔幻的風格下,更像一部反英雄找回人性的神話,而非如《社群網戰》那種個人成就與人際相處的拉扯與掙扎,或準確地說,像是重看一遍比較混亂版本的《社群網戰》。

但Aaron Sorkin還是Aaron Sorkin,電影中把現實裡許多符號扣和劇情,相當精明地運用物件,真的很強。現實扭曲場(Reality distortion field,RDF)原先是蘋果公司內部的玩笑,但在電影裡卻成為賈伯斯心魔的象徵,發表會上的鼓掌與鼓譟,還有所有問題往往都在發表會壓力極大之下爆發(這裡真的設計太刻意,甚ㄓAaron Sorkin還安排賈伯斯自己嘲諷這件事);LISA名字的安排與翻轉;NeXT的跳板復仇用公司;iMac與iPod甚至iPhone的誕生等等,其實理論上是能拍好的劇本,但似乎與導演磨合或是與出資公司間出了很大的問題。

Danny Boyle這次表現地中規中矩,幾乎毫無失誤,也很有創意地運用很多有趣的鏡頭與構圖,像是漸漸縮窄的壓迫畫框手法,置中的年份標示,切臉的特寫鏡頭還有鏡子與攝影機運動,甚至配樂選擇我覺得都很有趣,但真的感受到導演導他的戲、編劇寫他的本,兩者並沒有好好的結合,我想如果是David Fincher來導,效果可能會好很多,例如開場直接拉到賈伯斯與Steve Wozniak的車庫創業爭執,繼而帶出Apple II的爭端,我想會好多,也不至於會把片長拉太長

演員部分,Michael Fassbender真的太強了,我很喜歡他對聲音的處理,他並不是直接模仿賈伯斯的語氣,而是帶著他詮釋的音調與聲音表情,動作上也是相當細膩,還有幾顆毫不吝嗇的特寫表情,捕捉到他眼神與嘴角抽動的表演,一點都不像賈伯斯本人卻演得讓我相信他就是賈伯斯,真的很強。

Kate Winslet、Jeff Daniels與Seth Rogen這次真的沒辦法好好發揮,頂多Kate Winslet有描繪地很好,但另外兩人明明是反角,卻都非常薄弱,Seth Rogen飾演的 Steve Wozniak明明能成為《社群網戰》裡Andrew Garfield飾演的Eduardo Saverin,但卻淪為拳擊賽裡舉牌小姐等級的角色,一直串場順便帶閃回(Flash Back),一直閃回也讓我非常不滿意Aaron Sorkin這次的劇本,他明明是能順敘把故事說好,且人物飽滿豐富,但這次明顯失敗。

但我還是滿喜歡這部電影,或許他的缺陷印證賈伯斯在設計NeXT的NeXT Computer為了讓人們看見這台電腦完美的正六面體,實際上卻選擇削掉兩邊避免視覺上缺陷的選擇,真正的完美永遠都有缺陷,但缺陷才造就了完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