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背向殘酷:《索爾之子》(Son of Saul)


太震撼了。

《索爾之子》將會是我今年年度十大電影之一,毫不辜負我期待了整整半年。精準又大膽、實驗性極高,又成功地把納粹大屠殺與集中營的日常生活重現,配上1.37:1的特殊比例,特寫與淺焦鏡頭產生的虛化背景,跟拍長鏡頭,沒有配樂,數百人的驚人場面調度,在極度風格化卻又寫實到恐怖的畫面下,悲哀與殘酷的影像正穿透人心,毫無救贖可言。以導演首部作品來說力道過猛,稍嫌張狂地展現才華,但毫無疑問是傑作。在《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與《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之後,仍敢處理集中營相關的沈重題材,卻又不落入窠臼,證明了導演的實力與眼光。

匈牙利新手導演拉茲洛那米斯(László Nemes)來頭可不小,今年38歲的他,才終於拍出首部劇情長片,以電影導演生涯來說算晚。他曾經是匈牙利傳奇導演貝拉塔爾(Béla Tarr)的助手,2007年赴美國紐約大學念電影製作的M.F.A,於2010年畢業,多元的電影工作與學習相關背景,讓他首部作品便非常成熟,也開始展現他成熟的電影攝製技巧。


拉茲洛那米斯首部短片作品:〈With a Little Patience〉便展現了他愛用一鏡到底的風格,一般一鏡到底分為長時間擺拍,與包含攝影機運動的跟拍、變換鏡位、需複雜走位的長時間不剪輯拍攝,通常一鏡到底的技法適合寫實電影,因為能真實呈現時間的流動與避免剪接造成的斷裂感,但近年來因為墨西哥兩位鬼才導演: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ón)與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的關係,越來越多人都「學壞」了,在電影裡放入一鏡到底鏡頭,但通常效果不佳,也容易形式大於內容。

《索爾之子》用上非常大量的背拍鏡頭,電影非常節制拍演員的表情,一部分可能因為演員表情麻木又冷酷,讓觀眾看太久容易害怕與不舒服,還有「背對」產生的旁觀距離感,電影中非常節制地帶到集中營殘酷的畫面,數百人在毒氣室瞬間死亡、拖走與搬運屍體、清潔毒氣室、屍體被燒成灰與灰燼在運送到河邊倒掉,因為視覺選擇的關係,看似只是這些被派來工作的猶太人(一樣等著被殺),日常工作的片段堆疊。經由攝影技巧上的背景虛化,還有壓迫感十足的1.37:1畫框,讓《索爾之子》的畫面更加簡潔與難受,完全不拍遠景甚至中景都少,較《親愛媽咪》(Mommy)更恐怖,看不清楚的設計讓觀眾陷入「知道,卻看不清」的恐懼裡,比直接拍出大屠殺畫面來說,更具威力。

電影的劇情很簡單,主角索爾再一次日常清掃工作中,發現了一位男孩,誤以為是他兒子而急於想把他安葬,過程裡接近瘋狂地要尋找牧師(拉比,Rabbi),為他兒子唸禱文,他遇到了熟人越來越冷漠,一同在集中營工作的其他猶太人也不解他的行為。索爾甚至為了找拉比還差點讓大家逃離集中營的任務失敗,他的瘋狂執念,我想是接近宗教裡頭的殉道與苦修概念,經歷四個月在集中營工作,每天不斷重播的殘無人道,已經讓他喪失了自我與作為人最基本的感情。找到兒子(或自以為找到兒子),其實只是給他動力生活,電影最後結在他看到告密的小孩時,便終於露出微笑時,除了讓人看了不寒而慄,也說明他最終找到了救贖,埋葬這件事,除了禮節與宗教上的意義,更是找回人性的象徵。

電影的主題我想便是:「救贖」,片名選擇「索爾之子」其實也很弔詭,電影中有一橋段是他朋友跟他說他沒有兒子,索爾卻堅稱那是他兒子,甚至稍早片段裡他也不斷詢問其他工人,到底這一批殺死的猶太人,是不是從家鄉匈牙利來的,但無人回答。索爾背負著屍體逃離時,也被旁邊的人責罵他為了一個死人,要犧牲多少活人,索爾依舊不語,他追求的是非常詭異與無望的救贖,但生處與世,我們每個人追求的救贖不也是毫無意義嗎?有人尋求宗教,也有人尋求物質,更多人從感情與親情上尋求,但當你失去一切與被殘酷現實消磨殆盡時,還剩什麼?

《索爾之子》是一部非常殘酷卻詩意的電影,拉茲洛那米斯用獨特的影像風格與故事,創造出別開生面又精彩的作品。

2015 68屆坎城影展 評審團大獎
2015 68屆坎城影展 影評人費比西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